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英语: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Model
,缩写: OSI ,简称为OSI模型)是一种概念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
OSI是一个定义良好的协议规范集,并有许多可选部分完成类似的任务。它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层所包括的可能的任务,作为一个框架来协调和组织各层所提供的服务。
为啥被弃用
主要是它的分层过于细致,以至于使用网络的体系结构变得臃肿复杂,这和TCP/IP协议对比,也就一目了然了。
层次划分
OSI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以下七层,标有1~7,第1层在底部
第7层 应用层
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 提供为应用软件而设计的接口,以设置与另一应用软件之间的通信
例如:HTTP、HTTPS、FTP、Telnet、SSH、SMTP、POP3等
第6层 表示层
表示层 (Presentation Layer) 把数据转换为能与接收者的系统格式兼容并适合传输的格式
该层被弃用。应用层的 HTTP、FTP、Telnet 等协议有类似的功能。传输层的TLS/SSL也有类似功能。
第5层 会话层
会话层 (Session Layer) 负责在数据传输中设置和维护计算机网络中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连接
该层被弃用。应用层的HTTP、RPC、SDP、RTCP等协议有类似的功能。
第4层 传输层
传输层 (Transport Layer) 把传输表头 ( TH ) 加至数据以形成数据包。传输表头包含了所使用的协议等发送信息
例如:传输控制协议 (TCP) 等。
第3层 网络层
网络层(Network Layer)决定数据的路径选择和转寄,将网络表头(NH)加至数据包,以形成分组。网络表头包含了网络资料。
例如:互联网协议 (IP) 等。
第2层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负责网络寻址、错误侦测和改错。当表头和表尾被加至数据包时,会形成信息框(Data Frame)。数据链表头(DLH)是包含了物理地址和错误侦测及改错的方法。数据链表尾(DLT)是一串指示数据包末端的字符串。例如以太网、无线局域网(Wi-Fi)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等。
分为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 (logical link control , LLC)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子层。
第1层 物理层
物理层 (Physical Layer) 在局部局域网上发送数据帧 (Data Frame),它负责管理电脑通信设备和网络媒体之间的互通。
包括了针脚、电压、线缆规范、集线器、中继器、网卡、主机接口卡等。
OSI参考模型并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法,而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来协调进程间通信标准的制定。即OSI参考模型并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个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性框架。